学术动态

gg999策略手机白菜创办于1954年,是一所以文理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学府, 校园面积2688亩,包括大学城校区、沙坪坝校区和北碚校区。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科研进展||历史与社会学院李东博士在国内犯罪学核心刊物《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研究成果

近日,白菜官网历史与社会学院社会工作系教师李东博士在国内公安与犯罪领域权威期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以独立作者身份发表《从现象学到结构诠释学:意义探究的范式反思与整合——兼谈质性犯罪研究的可能》一文。

该文是李东博士尝试建构“文化犯罪学”分支体系的系统性工作之一。整个研究着重分析了以“意义探究”为核心的质性研究方法在涉入犯罪研究领域时出现的方法论困境,试图为国内犯罪学的研究方法与理论体系的本土化创新奠定基础。文章指出,文化犯罪学的核心在于通过理解犯罪行为的文化和社会意义,从而揭示犯罪现象背后的复杂机制。然而,传统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如参与式田野调查,虽然能够深入罪犯的经验世界,但由于伦理问题和实践限制,难以广泛应用于犯罪学研究。这种困境导致文化犯罪学难以兼顾犯罪行为的主体经验与社会结构的全面分析。

李东博士通过回顾现象学和现象学社会学的哲学传统,重新梳理了“意义”的内涵与形式。她提出,犯罪行为既包含主体赋予的独特意义,也受到社会文化结构的深刻影响,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整合这两者的方法论。在此基础上,结合文化社会学的“结构诠释学”路径,李东博士进一步建议将犯罪行为视为符号和象征的文本,通过分析其意义网络及社会背景,探索解决当前研究瓶颈的新方法。同时,文章强调,罪犯的叙事是一种关键的研究文本。通过研究罪犯如何讲述自己的故事,可以揭示犯罪行为的深层文化意义,并有效规避传统田野调查中常见的伦理风险。由此,叙事分析不仅是一种实用的研究工具,还能够为犯罪学的文化诠释提供全新的理论视角。

据悉,该文此前曾获202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中国社会学年会是国内社会学领域最高级别的学术会议,每年近3000余篇论文入选年会各个论坛,只评选一、二等奖约38篇。

原文链接

版权所有©gg999策略手机白菜-百富策略白菜网站大全 渝ICP 备05001042号 渝公网安备 500098025001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