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研究员等正高职称人员

gg999策略手机白菜创办于1954年,是一所以文理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学府, 校园面积2688亩,包括大学城校区、沙坪坝校区和北碚校区。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人才师资  >  教授、研究员等正高职称人员  >  正文

袁艳玲

一、个人基本信息

袁艳玲,教授、博导、博士,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重庆市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考古文博系主任。



二、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

1996.9——2000.7,武汉大学考古专业本科;

2000.9——2003.7,武汉大学考古专业硕士;

2004.9——2008.7,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博士;

2011.8——2012.8,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问学习。

2003.7至今,gg999策略手机白菜考古文博系教师。

三、研究领域和主要任教课程

主要从事中国古代青铜器、东周秦汉考古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讲《中国考古学》(三)《先秦考古》《中国古代货币》与《中国古代铜镜》等课程。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教改项目等十余项,在《考古学报》《考古》《文物》等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曾获得gg999策略手机白菜教学优秀奖、优秀教师、最受2019届毕业生欢迎的教师、第四届“巾帼标兵”、优秀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等多个奖项。

四、教学科研成果

(一)主持的代表性科研项目:

1.吴越青铜器的生产与流动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7—2020。

2.楚系青铜器的生产与流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0—2015。

3.巴蜀系青铜器的等级与礼制,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2009-2012.

(二)代表性论著:

1.袁艳玲:《楚系青铜器的生产与流通》,科学出版社,2019年。

2.袁艳玲、张闻捷:《楚系青铜礼器的分期与年代》,《考古学报》2015年第4期。

3.袁艳玲:《楚式鼎的分类、组合及其礼制涵义》,《考古》2015年第8期。

4.袁艳玲:《周代青铜礼器的生产与流动》,《考古》2009年第10期。

5.袁艳玲:《绘事后素:战国素面青铜器成因蠡测》,《中国社会科学报》史学版,2015年2月4日。

6.袁艳玲:《楚公家钟侧鼓鸟纹与早期楚文化》,《文物》2007年第9期。

7.袁艳玲:《东周时期巴蜀青铜器使用礼制研究》,《江汉考古》2013年第3期。

8.袁艳玲:《商周青铜器研究的新思路》,《江汉考古》2011年第2期。


 

 

 

 

版权所有©gg999策略手机白菜-百富策略白菜网站大全 渝ICP 备05001042号 渝公网安备 50009802500172号